當閥門關閉時,差壓作用在閥座的接合面上,對于自下而上流動的流體有助于打開閥口,而對于流體從上向下流動的流體則力圖關緊閥門。如果壓力降很大,當閥芯接近它的閥座時,這種力很快地形成,對于自上而下的流動方向可能引起閥芯猛烈地撞擊閥座并多次彈回。若連續地在靠近閥座的位置進行節流,閥門的自激振蕩現象導致很快地損傷閥座的接合面。這種猛烈撞擊作用產生了流體沖擊,引起閥芯一閥桿一
電動執行器彈簧在8~30赫之間振蕩。
流體自下而上流動的直通閥體,其流通能力一般可以提高5~10%,并與改善節流的穩定性有密切的聯系。自下而上流動的角形閥具有更高的流通能力,然而,為了減少磨損及氣蝕的緣故,角形閥通常是安裝咸流體自上而下地流動。
流體自下而上地流動排除了閥桿填料成為一個泄漏源,而泄漏往往是由于高的被密封的壓力引起的。
流體自上而下地流動的主要優點是闊座的密封力增大了,這是由于閥座密封力隨著被密封的壓力形成的壓力降增高而增大。密封更為嚴密,保證了安全關閉,即使是低的執行機構推力。為保證閥門從打開的位置絕對安全地關閉,
電動執行器的彈簧必須承擔關閉閥門的荷載,克服從管線壓力來的打開閥桿的推力。第二個優點是在計算執行機構克服壓力降而打開閥門所需的力時,應從平均閥座接合面積中扣除閥桿的面積。這是在閥桿與閥座面積比等于或小于1.0時使用。較大的閥桿比將形成自動打開作用,如許多小型多槽式閥芯就是這樣的。
比值等于l形咸一個壓力平衡狀態,這僅適用于流體自上而下地流動,并可有效地適用于小閥座口的高壓排泄閥【3/8英寸閥座口,壓降達3000磅/英寸2(207loar)以上】。在這種情況下,對于相同的調節器信號,閥門總是保持在相應的開度上,與壓力降變化無關。因為在關閉的位置,壓力降的變化不影響
電動執行器推桿力。這就改善了液位控制,省去了彈簧調整,不需要使用閥門定位器。在使用中,閥桿填料的摩擦力隨著壓力而增加。